“人之初性本善”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,出自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七》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人在刚出生的时候,其本性是善良的。孟子认为,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是社会环境、教育和后天行为等因素使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偏离善良的本性。
这一观点与另一位古代思想家荀子的“性恶论”相对立。荀子认为,人的本性是自私的,需要通过后天的教化和礼法来约束和改善。
“人之初性本善”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探讨的重要思想之一。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,认为通过良好的教育和环境可以引导人们回归善良的本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