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文言文中,“毕业”可以用“卒业”“结业”等词来表达。
“卒业”
:“卒”有完成、结束之意,“业”指学业、事业。例如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中“公孙弘以治《春秋》为丞相封侯,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。及窦太后崩,武安侯田蚡为丞相,黜黄老、刑名百家之言,延文学儒者以百数,而公孙弘以《春秋》白衣为天子三公,封以平津侯。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。及弘卒业,乃去。”此处“卒业”即指完成学业。“结业”
:“结”有结束、终结之意。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中“融才高博洽,为世通儒,教养诸生,常有千数。涿郡卢植,北海郑玄,皆其徒也。善鼓琴,好吹笛,达生任性,不拘儒者之节。居宇器服,多存侈饰。常坐高堂,施绛纱帐,前授生徒,后列女乐,弟子以次相传,鲜有入其室者。融既饥困,乃悔而叹息,谓其友人曰:‘古人有言:左手据天下之图,右手刎其喉,愚夫不为。所以然者,生贵于天下也。今以曲俗咫尺之羞,灭无赀之躯,殆非老庄所谓也。’故往应大将军梁冀之辟。冀乃大会宾客,而延融,欲观其能。融心知其旨,乃解衣裸形而入,冀嗟叹之,不敢以常礼相待。因劝冀为西伯,及冀诛,融免官,髡徙朔方,自刺不殊,得赦还,复拜议郎,重在东观著述,以病去官。所著赋、颂、碑、诔、书、记、表、奏、七言、琴歌、对策、遗令,凡二十一篇。年八十八,延熹九年卒于家。初,融惩于邓氏,不敢复违忤势家,遂为梁冀草奏李固,又作大将军《西第颂》,以此颇为正直所羞。年八十八,延熹九年,卒于家。临终,敕其子曰:‘吾以曲俗之过,堕于匪人,以自贻悔。汝曹当谨守礼义,笃学节俭,勿以吾为戒。’二子:章、和。章字叔茂,亦能文章,卒业于太学。”这里的“卒业于太学”就是在太学结业之意。综上所述,“卒业”和“结业”在文言文中都可表示“毕业”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