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迟满足定律,又称为“延迟满足效应”,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·米歇尔(Walter Mischel)在196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提出的。这个定律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选择时,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,选择延迟满足的人往往在长期内会有更好的表现。
具体来说,延迟满足定律的意思是:
1. 即时满足:指的是选择在短时间内得到奖励或满足。
2. 延迟满足:指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奖励或满足,选择等待一段时间。
在米歇尔的实验中,研究者让4岁的小孩选择,他们可以立即得到一个小的奖励(比如一块饼干),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更大的奖励。结果显示,那些能够等待的人,在后续的生活中往往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。
延迟满足定律在教育、心理治疗、商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。例如,在教育领域,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,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。在心理治疗中,延迟满足定律可以帮助个体克服依赖和冲动行为。
延迟满足定律强调的是个体在面对诱惑时,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,选择更为长远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