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句话出自《易经》,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阴阳变化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。
“升己而降,降者谓天”的意思是:自己上升之后又下降,下降的可以称为天。这里的“升己”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发展、上升,而“降”则是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,因为内外因素的影响而下降、退步。天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高远、广大和永恒,意味着一切事物都遵循自然规律,有上升也有下降。
“降己而升,升者谓地”的意思是:自己下降之后又上升,上升的可以称为地。这里的“降己”指的是事物先下降,可能是为了积累能量或经历变化,之后又重新上升。地在这里象征着广阔、承载和生生不息,意味着大地包容万物,孕育生命,一切事物都有起伏变化。
这句话强调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阴阳变化和循环往复,即事物既有上升也有下降,既有上升的力量也有下降的力量,这些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。通过这样的变化,事物得以发展和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