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立碑时落款的后代通常包括以下几种:
1. 子孙:这是最常见的落款,指的是直接的后代,包括儿子、女儿、孙子、孙女等。
2. 裔孙:指的是子孙的子孙,即曾孙、玄孙等。
3. 裔孙裔孙:指的是裔孙的子孙,即曾曾孙、玄玄孙等。
4. 裔孙裔孙裔孙:指的是裔孙裔孙的子孙,即曾曾曾孙、玄玄玄孙等。
5. 宗亲:除了直系后代,还包括旁系亲属,如兄弟姐妹的后代。
6. 门人:指的是对家族有特殊贡献的人,如家族教师、家族医生等。
7. 故人:有时也会在碑上刻上曾经帮助过家族的故去的人。
8. 其他:根据家族的具体情况和碑文的主旨,还可能有其他特定的落款。
在立碑时,具体落款的后代会根据家族的规矩和碑文的目的来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