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乐景衬哀情
《登鹳雀楼》
唐代:王之涣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赏析: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,白日西沉,黄河奔腾入海,是一幅乐景。然而,诗人通过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的感叹,透露出一种渴望超越现实、却又无法实现的哀愁,从而形成了乐景衬哀情的艺术效果。
2. 哀景衬乐情
《江雪》
唐代:柳宗元
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
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
赏析: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江雪景象,千山无鸟,万径无人,孤舟中的老翁独自垂钓,是一幅哀景。然而,在这哀景之中,老翁的垂钓却显得格外宁静和自得,形成了一种乐情,从而产生了哀景衬乐情的艺术效果。
3. 乐景衬乐情
《春晓》
唐代:孟浩然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赏析: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,春眠醒来,处处可以听到鸟儿的啼鸣,是一幅乐景。诗人通过对春晨的描绘,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享受,形成了乐景衬乐情的艺术效果。
4. 哀景衬哀情
《长恨歌》
唐代:白居易
汉皇重色思倾国,御宇多年求不得。
杨家有女初长成,养在深闺人未识。
赏析: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,展现了哀情的主题。诗中“汉皇重色思倾国”描绘了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,是一幅乐景。然而,随着故事的发展,杨贵妃被赐死,玄宗悲痛欲绝,最终“魂断蓝桥”,形成了一幅哀景衬哀情的艺术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