暨南大学之所以被称为“暨南大学”,是因为它最初成立的宗旨和背景。
“暨南”二字来源于“暨南书院”的名称。暨南书院成立于1906年,是中国最早的华侨学府之一,由清朝政府创办,旨在培养海外华侨子弟,传播中华文化,增强民族凝聚力。其命名中的“暨”字,取自“暨南书院”之意,表示书院位于中国南部,面向海外;“南”字则直接指代地理位置,即中国南部。
1946年,暨南书院经过多次变迁和扩建,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暨南大学。因此,为了传承和纪念暨南书院的历史和精神,学校保留了“暨南”这个名称。
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华侨高等学府,其办学宗旨和特色一直与“暨南”二字紧密相连。学校不仅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学术人才,还积极传播中华文化,服务海外华侨华人,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