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汉字简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东汉时期的学者许慎编撰的《说文解字》中,就包含了一些简化的字体。但是,汉字简化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。
在唐代,由于印刷术的发展,为了提高印刷效率,一些书法家开始创造和推广简化的字体,这被称为“唐简”。到了宋元时期,简化的汉字逐渐普及,并形成了一些简化的字汇。明末清初,随着民间文化的兴起,简化的汉字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为了提高汉字书写效率,推广文化教育,政府于1956年发布了《汉字简化方案》,这是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该方案对一部分汉字进行了简化,并规定了简化字的书写规范,从而使得汉字的书写更加便捷。
综上所述,汉字简化的历史源远流长,但作为一个明确的政府推广方案,始于1956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