弗兰克-瑞德利自然定理(Frank-Read rule)是金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主要用于描述位错在金属中的运动规律。这个定理由英国物理学家A.C. Frank和A.H. Read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。
弗兰克-瑞德利自然定理指出,在金属中,当位错滑动时,它所携带的滑移面的原子面会在位错线上产生周期性的错位,这种错位在滑移方向上以一定的周期性重复出现。具体来说,当位错沿着滑移面滑动时,它所携带的滑移面的原子面会以一定的距离(称为柏氏矢量,通常用b表示)进行错位。
弗兰克-瑞德利自然定理的意义在于:
1. 它解释了金属中的塑性变形现象,即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,如何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变形。
2. 它为位错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是理解金属变形和加工过程的重要理论。
根据弗兰克-瑞德利自然定理,位错线在滑移方向上具有周期性错位,这种错位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:
Δx = nb
其中,Δx为位错线上原子面的错位距离,n为错位次数,b为柏氏矢量。
弗兰克-瑞德利自然定理在金属学、材料科学和固体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,是研究金属塑性变形和加工的基础理论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