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盗跖之物”出自《庄子·胠箧》篇,原文是:“为之斗解者,其于大盗,必为之守藏。故曰:‘斗解者,其于大盗,必为之守藏。’”这里的“盗跖”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盗贼,他被视为盗贼的典型代表。
庄子在这里用“盗跖之物”来比喻那些为了私利而争斗、争夺的人或事物,意味着那些为了小利而争斗的人,最终可能成为大盗的守藏者,也就是说,他们可能会成为更大的不义之财的保管者。
《庄子》是道家经典之一,由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弟子所著,书中充满了对人生、社会、宇宙的深刻思考,以及寓言和比喻,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哲学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