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背公营私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。这句话的意思是,背着公众,谋取私利。在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中,有关于赵盾(即赵宣子)的一段描述,原文是:“宣子背公营私,民不堪命。”这里,赵盾作为当时的执政者,被指责在背地里为个人谋取利益,损害了公众的利益。
具体来说,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,赵盾是晋国的执政大臣。有一次,晋景公想要讨伐齐国,赵盾作为大臣,不同意这种鲁莽的做法,但晋景公坚持己见。于是,赵盾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,就暗地里与齐国勾结,希望借助齐国的力量来保住自己的权势。这种行为就是“背公营私”的典型例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