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含宫咀徵”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,来源于《史记·乐书》和《乐记》等古典文献。具体来说,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是五声音阶的五个基本音级,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功能和情感色彩。
“含宫咀徵”中的“宫”指的是五声音阶中的第一个音,具有稳定和中心地位;“徵”是五声音阶中的第五个音,常用来表示欢快、向上的情感。而“含”和“咀”则是古代音乐术语,用以形容演奏时对音色的处理,即“含”表示音色含蓄内敛,“咀”表示音色细嚼慢咽,有品味。
关于“含宫咀徵”的具体出处,由于古代文献较多,不同的文献可能对这一概念有所涉及,但较为权威的出处可以追溯到《史记·乐书》和《乐记》等。这些文献详细记载了古代音乐理论、乐器制作和音乐演奏等方面的知识,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