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多少绿荷相倚恨》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。温庭筠(约812年-约870年),字飞卿,本名岐,太原祁(今属山西)人,是唐代著名的诗人、词人。他的处境和背景如下:
1. 家庭背景:温庭筠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,其祖父温大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,父亲温庭训也是一位官员。然而,由于家道中落,温庭筠的青少年时期家境并不富裕。
2. 官场生涯:温庭筠年轻时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,但都未能高中。虽然他才华横溢,但由于种种原因,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。他曾担任过地方官、秘书省正字等职务,但并未得到重用。
3. 文学成就:温庭筠是唐代后期著名的诗人、词人,尤其擅长写词。他的诗作以绮丽、含蓄、婉约著称,被誉为“花间派”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在文学上,他具有很高的成就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4. 生平经历:温庭筠的一生颇为坎坷。他曾在唐宣宗大中年间(847年-860年)担任过秘书省正字,但因官场失意,后被迫辞官。晚年,他流浪于江南一带,生活贫困,直至去世。
《多少绿荷相倚恨》这首诗反映了温庭筠在失意时期的感慨和哀愁。诗中通过对绿荷的描写,抒发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,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。这首诗也反映了温庭筠在当时的处境和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