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孙姓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姓氏,其来源有多个说法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说法:
1. 出自姬姓: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,公孙姓起源于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。毕公高被封于毕邑(今陕西省咸阳市),其后代以封地名为姓,称为毕姓。后来,毕姓的一支分出,以“公”字为尊称,与“孙”字结合,形成了公孙姓。
2. 出自妫姓:另一种说法认为,公孙姓起源于西周时期,是商汤的后代。商汤的裔孙封于邾(今山东省邹城市),其后代以封地名为姓,称为邾姓。后来,邾姓的一支分出,以“公”字为尊称,与“孙”字结合,形成了公孙姓。
3. 出自他族改姓:还有说法认为,公孙姓可能源自其他民族,如鲜卑族、契丹族等,这些民族在融入汉族后,改姓为公孙。
4. 出自复姓省文:还有观点认为,公孙姓可能是由其他复姓简化而来,如司马公孙、司空公孙等。
公孙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,许多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出自此姓,如战国时期的公孙龙、三国时期的公孙渊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