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头无尾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中的一个故事。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,晋国和楚国在邲地(今河南省沁阳市)进行的一场战役。晋国的将领魏绛因为战功显赫,被晋悼公封为邲侯。但是,魏绛并不贪恋权力,他请求晋悼公收回自己的封号,因为他说:“吾有头而无尾,吾有尾而无头,吾何以为侯?”意思是自己虽然有头(指地位和权力),但没有尾巴(指百姓的福祉),或者有尾巴(指百姓的福祉),但没有头(指地位和权力),因此不配做侯。
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事情没有结果或者没有结尾,或者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,不懂得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