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死里逃生”这个成语出自《三国演义》。在小说中,这一成语来源于关羽在曹操军中时,曹操想要收服关羽,关羽为了考验曹操的诚意,故意在曹操面前表现得很傲慢。曹操并没有生气,反而更加敬重关羽。后来,关羽为了寻找刘备,决定离开曹操。在离开的时候,曹操的手下张辽想要阻止关羽,但关羽却凭借自己的武艺和智慧,成功地逃脱了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五回中,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云长(关羽)舞刀拍马,冲散帐下军士,飞身上马,径出北门,众将不能拦挡。云长提刀拍马,直出北门,如入无人之境。曹操在帐中,望见云长冲出北门,大惊曰:‘吾若放他不过,必为天下笑矣。’急令众将追赶。”这里的“死里逃生”就是形容关羽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成功逃脱。
所以,“死里逃生”这个成语来源于《三国演义》中关羽的逃亡经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