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宇”和“宙”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,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:
1. 宇:通常指宇宙、空间,是万物存在的基础。在《易经》中,“宇”与“宙”并称,用以描述宇宙的无限广阔和永恒不变。在《庄子》中,也有“宇泰虚其心”的说法,意指宇宙的广大无边。
2. 宙:通常指时间,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础。在《易经》中,“宙”与“宇”并称,用以描述时间的无限流逝和永恒变化。在《庄子》中,也有“宙者,久也”的说法,意指时间的长久。
“宇”和“宙”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观,即宇宙是由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限流逝的时间构成的。这一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