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的《登高》一诗的首联和颔联如下:
首联: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颔联: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首联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。诗人通过“无边落木”和“不尽长江”这两个意象,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江水的浩瀚。其中,“无边落木”给人以无限落寞的感觉,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;“萧萧下”则传递出树叶飘零的声音,增加了画面动感。而“不尽长江滚滚来”则形象地描绘了长江奔腾不息的景象,与“无边落木”形成鲜明对比,突显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。
颔联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则是诗人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句。诗人以“万里悲秋”来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漂泊他乡、客居异地的孤独与凄凉。而“常作客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流浪生涯。接下来,“百年多病独登台”中的“百年”指的是诗人的一生,而“多病”则表达了诗人身体状况不佳的现实。“独登台”则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景。
整体而言,杜甫的《登高》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诗人情感,营造出一种壮阔、悲凉、孤独的意境。诗人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、岁月和命运的感慨,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