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汉语中,除了“裳”、“帛”之外,还有许多字或词用来代指衣服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1. 衫:指内衣,尤其是贴身的长衣。
2. 褌:指内衣,与“衫”类似,也指贴身的长衣。
3. 褴:指破旧的衣服,有时也泛指衣服。
4. 衣:最常用的衣服代称,泛指各种服装。
5. 裳:指下衣,特别是古代妇女的长裙。
6. 裳衣:指衣服的总称。
7. 袍:指长袍,古代男子常穿的一种服装。
8. 袖:指衣袖。
9. 袖子:指衣袖部分。
10. 袖口:指衣袖的开口部分。
11. 袖襟:指衣袖的前襟部分。
12. 襦: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短上衣。
13. 襦裙:指短上衣与裙子配套的服装。
14. 裤:指裤子,古代也有裤子,但不如后世普及。
15. 裤裆:指裤子的前部开口部分。
16. 袖袂:指衣服的袖子部分。
17. 袖口:指衣袖的开口部分。
18. 袖襟:指衣袖的前襟部分。
19. 袖子:指衣袖部分。
20. 裳裙:指裙子,古代男女都有穿裙子的情况。
这些字或词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,用以描述不同类型的衣服和服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