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被后人尊称为“卧龙”。他的故事和典故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,以下是一些关于诸葛亮的著名典故:
1. 三顾茅庐:这是诸葛亮最著名的典故之一。刘备三次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,终于说服他出山辅佐自己。这个故事体现了刘备的诚意和诸葛亮的智慧。
2. 草船借箭:在赤壁之战前夕,诸葛亮利用曹操军队的箭矢不足的弱点,用草船在夜间向曹操军营借箭,成功获取了大量箭矢。
3. 空城计:在五丈原之战中,诸葛亮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,故意在城楼上弹琴,营造出一种假象,使得司马懿不敢进攻,最终成功保住了城池。
4. 七擒孟获:诸葛亮在南方平定叛乱时,七次擒获南蛮首领孟获,并最终说服他归顺,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仁德。
5. 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:这句话出自《后出师表》,是诸葛亮在表达自己为国家尽忠职守的决心。后来成为形容人勤勉、忠诚的成语。
6. 木牛流马: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,能够节省人力,提高运输效率。
7.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:在街亭之战中,诸葛亮因为马谡失职导致战局不利,为了军纪,不得不忍痛将马谡斩首。
这些典故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,也体现了他的忠诚、仁德和为国家尽忠职守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