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屏声静气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安静,连呼吸和声音都停止了,形容极其严肃或紧张的氛围。具体出处如下:
“吾闻之,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人恒过,然后能改;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;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。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曾子曰:‘戒之,戒之!出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也。入乎其类,亦自生也。’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小人闲居为不善,无所不为,见君子而后厌然,掩其不善,而著其善。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?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曾子曰:‘富莫大于知足,贵莫大于知足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’” ——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在这段文字中,并没有直接出现“屏声静气”这个成语,但这个成语的意境和这段文字中表达的严肃、谨慎的情感是相吻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