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高运动是田径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,以下是跳高比赛的基本规则:
1. 比赛形式:
跳高比赛通常分为资格赛和决赛两个阶段。
资格赛:运动员需要在规定的高度范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成功跳跃,以获得决赛资格。
决赛:运动员在相同的高度范围内进行比赛,直到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或所有运动员均未能成功越过某一高度。
2. 比赛高度:
起始高度由比赛组织者根据比赛性质和运动员水平确定。
每次比赛高度增加的幅度通常为5厘米,直到运动员连续三次失败,或者比赛组织者认为增加高度已无意义。
3. 跳法:
跳高比赛通常采用两种跳法:跨越式和背越式。
跨越式:运动员从横杆的一侧起跳,跳过横杆后落在另一侧。
背越式:运动员从横杆的一侧起跳,跳过横杆后背对横杆落地。
4. 失败:
如果运动员未能成功越过横杆,或者在尝试跳跃时触碰到横杆或横杆支撑物,则被视为失败。
如果运动员在三次尝试后仍未能成功越过某一高度,则被淘汰。
5. 成功跳跃:
当运动员成功越过横杆时,其成绩将被记录。
如果所有运动员在某一高度均未能成功跳跃,则比赛高度将降低。
6. 决赛:
在决赛中,运动员从最低高度开始,依次尝试跳过更高的横杆。
如果所有运动员在某一高度均未能成功跳跃,则比赛组织者将决定增加高度。
7. 最终成绩:
比赛结束后,根据运动员成功越过的高度进行排名。
如果有运动员在相同高度成功跳跃,则根据其尝试次数进行排名。
请注意,以上规则仅供参考,具体比赛规则可能因比赛性质和比赛组织者而有所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