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10月7日或8日。这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,气温逐渐降低,露水增多,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。以下是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:
1. 登高:民间有“登高避邪”的说法,认为在寒露时节登高可以强身健体,远离邪气。登高通常是到山丘、楼台等高处,观赏秋景,感受秋意。
2. 赏菊:菊花是寒露时节的代表花卉,赏菊、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之一。人们认为菊花有清热解毒、明目养颜的功效。
3. 吃螃蟹:寒露时节正值螃蟹肥美,尤其是阳澄湖大闸蟹最为著名。人们会以此为契机,品尝美味。
4. 吃柿子:在寒露前后,柿子开始上市,柿子口感甜美,富含营养,民间有“寒露吃柿子,不会流鼻涕”的说法。
5. 戴菊花:有些人会在寒露时节戴菊花,以祈求健康长寿。
6. 喝寒露茶:寒露时节,人们喜欢饮用寒露茶,认为可以驱寒暖身。
7. 祭祀祖先:在这个节气,人们也会祭拜祖先,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。
8. 换季保养:寒露时节,气温逐渐降低,人们要注意添衣保暖,以防感冒。
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先的尊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