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0月7日或8日。寒露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气温逐渐降低,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,露水增多,昼夜温差加大。
寒露节气的由来
“寒露”的“露”字,表示露水增多,气温降低。古人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,将寒露分为三候:
1. 一候鸿雁来宾:鸿雁开始南迁,古人认为这是天气变冷的征兆。
2. 二候雀入水为蛤:雀鸟不见了,古人认为它们变成了蛤蜊。
3. 三候菊有黄华:菊花盛开,预示着秋天的到来。
寒露节气的风俗
1. 登高:登高是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之一,人们通过登高来强身健体,同时欣赏秋天的美景。
2. 吃螃蟹:在寒露时节,螃蟹肥美,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品尝。
3. 吃柿子:柿子在寒露时节成熟,营养丰富,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吃柿子。
4. 赏菊:菊花是寒露时节的代表性花卉,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赏菊。
5. 喝寒露茶:寒露时节,茶农会采摘新茶,人们认为喝寒露茶可以养生。
还有一些地方会有其他的风俗习惯,如北方地区有“寒露吃鸡”的习俗,认为鸡肉可以御寒。
寒露节气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,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来庆祝这个节气,同时也提醒自己注意保暖,预防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