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良知良能”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,具体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。孟子认为,人的本性是善的,这种善性可以通过“良知”和“良能”体现出来。
“良知”指的是人内在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,是人们认识道德是非、善恶的标准;“良能”则是指人内在的道德行为能力,即人们能够按照良知去行动的能力。
在儒家思想中,良知良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,也是儒家教育的重要内容。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,人们可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良知良能,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。这一概念对后世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