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秦镜高悬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,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公正严明的审判,或者比喻执法公正、无私。
关于“秦镜”的传说如下:
相传在秦朝时期,有一个叫秦明的大臣,他为人正直,不畏权贵,深受百姓爱戴。秦明在担任大理寺卿(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)期间,审理案件公正无私,断案如神,使得百姓对他更加敬仰。
有一天,秦明审理一个案件时,发现原告和被告各执一词,证据不足,难以判断谁是谁非。为了查明真相,秦明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命令工匠打造一面特殊的镜子,这面镜子能照出人心,反映人的真实想法。
这面镜子就是“秦镜”。秦明将这面镜子放在案堂上,让原告和被告各自照看。果然,镜子照出了原告的真实想法——原告其实是无辜的,而被告则是恶人。秦明根据“秦镜”的反映,公正地审理了此案,使正义得以伸张。
从此,“秦镜高悬”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,用来形容公正无私的审判和执法。在现代,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赞扬那些公正无私的法官和执法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