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《电子商务法》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,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。以下是一些《电子商务法》在完善和改变方面的具体内容:
1. 明确电子商务主体地位:
法律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(包括平台内经营者)的法律地位,明确了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。
2. 规范电子商务平台:
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协议、交易规则进行了规范,要求平台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不得强制平台内经营者进行不公平的交易。
3. 消费者权益保护:
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,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,如保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、提供真实商品信息等。
规定了平台内经营者的退换货责任,强化了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权利。
4. 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:
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数据收集、使用、存储和传输等行为进行了规范,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。
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,采取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。
5. 知识产权保护:
加强了对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,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采取的措施,如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进行下架处理等。
6. 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:
规定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,如虚假宣传、虚假交易等,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7. 税收征管:
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税收义务,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依法纳税,并对税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。
8. 跨境电子商务:
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了规范,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,如商品质量、售后服务等。
9. 争议解决:
规定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争议解决机制,包括协商、调解、仲裁和诉讼等途径。
《电子商务法》的出台和实施,对于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、保护消费者权益、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在法律实施过程中,相关部门和机构将继续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管,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