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各持己见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中的一段话:“孟子见梁惠王,王曰:‘吾欲从事乎礼,何如?’孟子对曰:‘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彼人也,予人也,如有一人于此,其待我以横逆,则吾以横逆待之。彼以礼来,吾以礼往。今之从政者,各持其说,以非其说者为非也,吾未见其能和也。’”这段话的意思是,孟子见到梁惠王,王问孟子如何从事礼制,孟子回答说,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,先王的道义就是和谐之美。无论大小事情,都按照和谐的原则去做,但有时候也会有不适用的情况。知道和谐的重要性,却不用礼来调节,也是不行的。孟子批评当时的从政者各持己见,以自己的观点否定他人,无法实现和谐。所以,“各持己见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各人坚持自己的意见,不肯相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