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喜怒哀乐出处于哪里 亚索 V管理员 /2025-02-25/2阅读 0225 “喜怒哀乐”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《礼记》中的《中庸》篇。《中庸》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,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。在这部著作中,子思提出了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”的观点,意思是说,人的喜怒哀乐情绪在未表露出来之前,保持内心的平和叫做“中”,而在表达出来时能够适度、得体,叫做“和”。 这一观点体现了儒家对于人的情感和道德修养的思考,强调了情绪的适度表达和道德的内在约束。后来,“喜怒哀乐”成为了描述人类基本情感的一个成语,广泛用于文学、艺术和日常生活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