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胆在中医理论中是两个重要的脏腑,它们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1. 肝的出处:
五行归属:肝属木,位于腹部,与胆相表里。
形态结构: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,位于腹腔的右上侧,右肋下。
生理功能:肝的主要功能包括藏血、疏泄、调畅情志、主筋、开窍于目等。
与五行的关系:肝木与春相应,与胆相表里。
2. 胆的出处:
五行归属:胆属木,位于肝之下面,与肝相表里。
形态结构:胆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,位于肝脏下方,右肋骨下方。
生理功能:胆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,帮助消化吸收脂肪。
与五行的关系:胆木与春相应,与肝相表里。
在中医理论中,肝胆的关系非常密切,二者共同负责疏泄胆汁,促进消化吸收。当肝胆功能失调时,常常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病理变化,如情志抑郁、消化不良、黄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