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无立锥之地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。原文是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曰:‘不可,直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’曰:‘然则吾何以异于彼?’曰: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。若民,则无恒产,因无恒心。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及陷于罪,然后从而刑之,是罔民也。焉有仁人在位,罔民而可为也?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,取于民有制。阳虎曰:“为富不仁矣,为仁不富矣。”’孟子在这里批评了当时社会上的贫富不均现象,指出即使是逃兵,也不会无立锥之地,因为总有可以生存的地方。这个成语后来就用来形容非常狭小的空间,几乎没有立足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