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力所能及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原文是: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,故君子有终身之忧,无一朝之患也。然而,吾未见其能久也。吾闻之,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这里的“力所能及”是指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。成语来源于孟子的思想,强调君子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行善,即使可能面临困难和挑战。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,用以表示一个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