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缄口不言”这个成语出自《论语·季氏》。原文是:“季氏将伐颛臾,冉有、季路见于孔子曰:‘夫子,吾闻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向也,夫子哂之,今也则闻矣,夫子何哂也?’孔子曰:‘噫!予闻之,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向也,夫子哂之,今也则闻矣,夫子何哂也?’冉有曰:‘夫子,吾闻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向也,夫子哂之,今也则闻矣,夫子何哂也?’孔子曰:‘噫!予闻之,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向也,夫子哂之,今也则闻矣,夫子何哂也?’”这里的“缄口不言”指的是孔子对于冉有的问题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态度。后来,人们用“缄口不言”来形容人因为有所顾虑或者不便而闭口不说话。